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的区别是:
1、亭与台的区别,主要看它的地平面是否是水平建起,还是筑个高台再建起(水平为亭,高台为台)。
2、重屋为楼,四敞为阁,阁四面皆有窗,且也设有门,四周还都设有挑出的平座,供人环阁漫步、观景。
“楼阁楼阁”,阁与楼似乎总是连着出现。
阁与楼近似,体量较小巧,可以看做架空小楼层。
3、轩与亭相似,同是供游人休息、纳凉,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,多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,用作观景的小型单体建筑。
4、榭多指水榭,是临水而建,人们在此倚栏赏景。榭不但多设与水边,而且多设于水之南岸,视线向北而观景。
5、廊是连接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通道,上有顶棚,以柱支撑,用以遮阳、挡雨,便于人们游走过程中观赏景物。
6、舫似船而不能划动,故而又称之为“不系舟”,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种建筑,大多三面临水,一面与陆地相连。
亭: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。台:早期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,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之上。
楼:是两重以上的屋,故有“重层曰楼”之说。
阁:一种架空的小楼房,四方、六角或八角,常呈两层。轩:多为高而敞的建筑,但体量不大。榭:水边建筑。廊:是建筑物的前面增加的一个柱间,有柱,有的还设栏杆。
舫——是仿照船的造型,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。亭:有顶无墙,供休息用的建筑物,多用竹、木、石等材料建成,平面一般为圆形、方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和扇形等,顶部则以单檐、重檐、攒尖顶为多。 台: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。
是一种露天的、表面比较平整的、开放性的建筑。其上可以没有建筑,仅供人们休息、观望、娱乐之用,也可以修建建筑,以台为基础的建筑显得雄伟高大。 轩:有窗的长廊或小屋。
榭:建在高土台上或临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筑于水上的建筑,用以休憩和观赏水景。
亭、台、楼、阁、轩、榭、廊、舫,代表了古代不同造型和用途的建筑。
亭
一般都是有顶无墙的**建筑,古代为了让路人有一个休憩乘凉的场所而修建的。
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亭这种建筑,当时在乡村中每十里设一亭。
亭在当时不但可以当做路标和便于计算距离,还设置一名亭长负责缉盗,所以这时的亭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乡派出所,西汉开国**刘邦就曾经当过亭长。
滁州醉翁亭、杭州湖心亭、北京陶然亭、长沙爱晚亭并称我国的四大名亭,它们都是因为诗词歌赋记录而知名于后世。
台
一般指在专门垒起的高台上修的建筑,这种建筑一般是为了看起来有气势,或者是为了便于远眺而修建,台顶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建筑。
这种建筑现存的多为戏台,但要说最有气势的台,那要数上面照片中的颐和园万寿山的佛香阁高台了。
高达41米的佛香阁修筑在20多米的高台上,相比起才50多米的万寿山,凸显除了佛香阁的高大。
楼
古代两层以上的建筑称为楼,这种建筑一般占地比较大,主要是豪门大户供女眷住宿之用,所以在整个建筑群中一般建在比较深的位置。
现代的楼和阁不太好区分,但是古代的楼一般不超过三层,且只设一面栏杆供住在其中的人观赏风景,楼的楼梯隐藏于内部外面看不见。
楼与楼会相互挨着并修廊相连称为串楼,就如上图的瀛台春明楼,而古代的阁**是单独的一栋。
阁
阁是独栋的高楼,一般层数都在三层及以上,它的主要作用就让人能在上面环顾四周,因此它会设一圈回廊在建筑的最外部。由于一般不住人,它的楼梯无需被遮掩,所以在外部能看到。
上面照片中武汉的黄鹤楼,按古代规矩应该叫做黄鹤阁。
轩
一般指有窗子的长廊,这种建筑多是大户人家用来供宾客临时休憩之用,另外书斋也多被称为轩,所以斋和轩同指一种建筑。
照片中的玉泉山静明园清音斋(这个建筑好像不对外开放)就是典型的轩,是一个带窗户的长廊和书斋的组合建筑。
榭
在水边供人歇息的建筑,一般会部分延伸进水中,建筑风格上大多类似于亭子,但是一般会比亭子更大一些,能容纳多个桌子摆放其中。但也有把楼直接修到水边或水上的,所以水榭的建筑模式比较多样,没有一个固定模式。
廊
带有避雨顶棚的过道称为廊,如果安上窗户则称为轩。
显然廊比轩更便于人员快速地穿梭,大户人家一般走路必须沿着道路进行,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离开道路直达目的地,廊的开放设计就是为了给人员行动提供便利。
舫
舫其实就是水榭的一种,它是在水中用土石堆出人工岛,然后再在上面修筑建筑,建筑的后部一般于岸相连。这种建筑的特点是,它的底部会仿造船的形状来修筑,远远看去像是一艘停在岸边的船。
这种建筑的代表就是上面照片中的颐和园石舫。
这些建筑的形制即使在古代也并不那么分明,它们之中有些其实都能代指同一建筑。
亭: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。平面一般有圆形、方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、扇形等。
常设在园林中或风景名胜等处。
设在路旁或大道上的称“凉亭”、“长亭”。此外,还有井亭、碑亭等。
常记西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——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西湖集贤亭
台:高而平的建筑物。
《园冶》中言:“园林之台,或掇石而高上平者;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;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,俱为台。”
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——杜牧《赤壁》
山东青岛琅琊台
楼:一指两层以上的房屋;二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,如鼓楼、钟楼等。
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湖南岳阳岳阳楼
阁:阁是一种底部架空的高层建筑,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,供远眺、游憩、藏书和供佛之用。阁与楼都是多层建筑物,在早期,二者有区别,后世阁、楼二字互通,无严格区分。
鹤汀凫渚,穷岛屿之萦回;桂殿兰宫,即冈峦之体势。——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轩:一指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。二指殿堂前檐下的平台。
古时**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,称“临轩”。
天子临轩赐侯印,将军佩出明光宫。——唐·王维《少年行四首》
北京恭王府湖心亭诗画舫棣华轩
榭:榭作为一种建筑名称有多义:1.造在高台上的开敞式房子;2.古代存置兵器和讲武的场所;3.收藏兵器的地方;4.内部空间不加分隔的开敞的厅堂。
落梅庭榭香,芳草池塘绿。
——宋·晏几道《生查子·落梅庭榭香》
江苏南京紫金山流徽榭
廊:屋檐下的过道或**有顶的通道,如走廊、游廊。
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——宋·苏轼《海棠》
颐和园谐趣园游廊
舫:舫是仿照船的造型,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,借人们游玩设宴、观赏水景。
乘彩舫,过莲塘,棹歌惊起睡鸳鸯。
——唐·李珣《南乡子·乘彩舫》
颐和园清晏坊
牌坊:牌坊是一种纪念性建筑,主要由柱、依柱石、梁、枋、楼等几个部分组成。它的形式有一间两柱、三间四柱等,柱子之间架有横梁相连。梁的上面承接有一到三层石板,也就是镌刻有文字的枋,枋上建有楼,有些楼还有特别明显的顶盖。
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